亚洲三级理论/亚洲精品中/久热最新视频/在线不卡一区 - 曰韩av在线

huib
315認證網 | www.pkxgc.com
315認證
 
 當前位置:315認證 >> 信用動態 >> 多方面完善我國外貿信用管理體系
多方面完善我國外貿信用管理體系
信息來源:來源:國際商報 時間:2017/9/8

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是社會信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到各類信息主體,包括行政與司法機構、行業組織、企業和個人,涉及到信用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信用信息、信用文化、信用制度、信用產品和信用服務等。

  完善我國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是貫徹2016年12月全國商務工作會議精神,提升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建設法治化國際營商環境、助力商務系統改革發展的關鍵舉措。

  我國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是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與貿易管理體制改革而日益發展的。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決策后,我國對外貿易管理體制先后經歷了外貿經營代理制、工貿結合、放開經營等發展階段,并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全面融入世界貿易組織體系。我國對外貿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2015年我國進出口總額3.96萬億美元,連續3年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2015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713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二位。

  我國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作為商務領域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在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浪潮影響和組織推進下,陸續建立起來,且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外貿信用管理逐步有法可依。國家先后出臺了《海關法》(1987)、《反不當競爭法》(1993)和《對外貿易法》(1994)等法律,規范了我國外貿企業之間的平等競爭,促進了涉外企業的誠信守法經營。2013年《征信業管理條例》的實施,規范了對外貿企業信用信息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與使用。

  出口信用服務得到了長足發展。2001年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成立,截至2015年末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規模達2.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82億美元。

  完成了現階段外貿信用管理的頂層設計。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提出,“推進對外經濟貿易信用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外貿易、對外援助、對外投資合作等領域的信用信息管理、信用風險監測預警和企業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借助電子口岸管理平臺,建立完善進出口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信用分類管理和聯合監管制度”。

  外貿信用管理體系初步形成。大多數外貿企業注重自身信用信息記錄與信用積累,誠信意識和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明顯加強。外貿領域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基本形成。

  我國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歷經30多年的建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對照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規范和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要求,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信用管理的普遍規律看,一國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規范與否,可以從CIISC五個維度進行綜合考量。

  即信用文化(Culture)“軟系統”的發達程度;信用信息(Information)“硬系統”的發達程度;信用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等制度(Institution)環境的保障力度;信用征集、信用認證、信用評級、信用貸款、信用保險等信用服務(Service)的支撐力度;信用管理體系的核心(Core)機制——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的健全程度。

  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中存在幾個突出問題。

  部分企業不夠重視誠信文化建設,對外誠信形象不佳。有的企業遵守東道主國法律法規不夠嚴格,有的企業片面追求商業利益、缺乏社會責任感。

  部分企業信用管理能力較弱。一些出口企業在全球買方市場中過度采用信用交易方式,商賬風險管理跟不上,導致逾期應收賬款在貿易總額占比高、應收賬款周轉慢、交易成本增加、資金周轉困難甚至引發經營危機。一些企業對國際信用風險的識別、防范與控制能力較弱。

  涉外企業信用管理人才匱乏。不少企業缺乏既熟悉國際經濟金融又精通國際法律的復合型信用管理人才,信用工具運用欠缺。

  行業系統信用建設不夠。往往是難以兼顧外貿信用管理體系的各個方面,常常顧此失彼。

  針對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信用管理體系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以貫徹落實2016年12月全國商務工作會議精神為新的契機與起點,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培育國際間信用合作競爭新優勢。努力實現2016年G20杭州峰會公報里提出的促進“信任和安全的信息流動”,“釋放數字經濟潛力”,培育國際間信用合作競爭新優勢。可探索與“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協定(FTA)國以及G20、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國——東盟“10+1”國政府間一些不涉及到本國國家安全、國家機密的信用信息的互換共享,鼓勵民間廣泛開展商務信用認證與信用評級業務合作,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中拉產能基金的對外投資提供信用信息支持與服務。

  加強外貿行業誠信文化建設。從英美法系到大陸法系,從《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CISG)到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國際商事合同通則》(PICC)再到《現代合同法》,無一例外不是以誠信公平為原則。廣大外貿企業對外交往過程中應樹立信用信譽是生存發展之本和重要無形資產的理念,強化誠實守信意識,積極參與“信用記錄關愛日”、“誠信興商宣傳月”等信用主題實踐活動,注重信用記錄與信用積累,建立誠信經營的內生動力機制,堅持履約踐諾、誠信自律,自覺維護“誠信中國”品牌。

  完善對外貿易信用信息建設。強化電子口岸信息化基礎建設,為信用信息的記錄、歸集、共享與應用,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確保信用信息數據庫安全。加強外貿領域政務信用信息的整合,擴大與海關、稅務、工商、人民銀行等部門信用信息的共享范圍,加強與行業協商會以及中國信用保險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第三方征信機構等的合作,形成公共信用信息、金融類信用信息與市場化信用信息有序開放與查詢、有條件共享與互聯互通的格局。加大外貿信用信息平臺服務力度,加強對外貿易、對外援助、對外投資合作等領域的信用信息管理,為外貿企業提供身份識別、信用查詢、商品信息查詢、貨物運輸及貿易信息查詢等服務。

  健全對外貿易法律法規與政策標準體系。盡快修訂與完善已經出臺但過了時的相關法律法規,研究制定在推進“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過程中與信用相關的法律法規。認真貫徹落實《海關企業信用管理暫行辦法》和《對外勞務合作不良信用記錄試行辦法》等文件,強化信用分類監管,保障貿易安全與便利,維護勞務人員和對外勞務合作企業的合法權益。鼓勵外貿行業協會商會制定發布產品和服務標準,推進行業信用標準建設。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健全行業經營規范、自律公約和職業道德準則,規范會員信用行為。

  強化對外貿易信用服務體系。增加信用服務的有效供給,完善外貿信用服務產業鏈,逐步建立起涵蓋信用征集、信用調查、信用評級、信用管理與咨詢、信用貸款、信用保險和國際商業保理等業態的現代外貿信用服務產業鏈。支持各類信用服務機構依法依規提供合理增值服務,搞活信用服務市場,擴大信用消費,發展信用經濟,促進跨境電商業務和對外貿易增長。規范信用服務市場,引導外貿信用服務機構加強行業分析研究,重視大數據挖掘與應用,完善信用評價體系,提高信用服務水平。政府和行業協商會引導外貿企業加強信用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與教育,提高企業防范信用風險的能力。

  切實發揮聯合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核心機制作用。探索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國際商務流通治理模式,創新信用監管方式,維護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確保國家信息安全、企業商業秘密和消費者隱私不受侵犯。

  加強對外貿領域守信主體的聯合激勵,鼓勵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在貸款利率或費率方面給予優惠。強化對外貿領域失信主體的聯合懲戒,對國外企業失信可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有關規則和有關國法律進行懲戒。

  (作者系天津大學系統工程專業博士、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何欣)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701/22/t20170122_19787194.shtml

Copyright 2006-2025年 315認證網:www.pkxgc.com All.rights.Resened. 電子郵箱:creditaaa@163.com 法律顧問委托專線:010-51664305
315認證網 | 315認證平臺 | 執業許可證號:標建委執字〔2019〕007號 | 網站備案號:京ICP備11021456號-3
網絡維護托管/網站技術支持:北京中美華盛國際信用評價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