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反商業欺詐網舉辦的“發展信用銷售共創商業和諧”網上論壇圓滿結束。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副司長溫再興、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韓家平以及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綜合部主任郭洪軍做客論壇,就“信用銷售”的相關話題與網友進行了交流。
我國信用銷售比例不到20%
韓家平指出:“所謂商業信用銷售,就是在商業銷售過程中不以現金作為支付手段,而以信用作為一種支付工具,實現商品、服務與付款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離的一種銷售形式。企業之間的賒銷、分期付款,還有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分期付款、延期付款,都屬于商業信用銷售”。
與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我國商業信用銷售的發展水平并不高。這主要表現在:信用環境較差,買方拖欠賣方的貨款司空見慣;缺乏信用銷售風險分擔和防范機制;發展環境不寬松,現行政策不同程度地限制和約束企業之間的資金拆借等信用活動以及商賬追收等信用服務行業的發展;受文化習慣和消費傳統等因素的影響,現金交易仍然是居民消費的主要支付形式。
目前美國信用銷售的比例高達90%以上,信用消費占總消費額的2/3左右,而我國信用銷售比例不到20%。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副司長溫再興指出。
推動商業信用銷售工作已列入商務部職能
“推動商業信用銷售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溫再興說。做好信用銷售,不僅可以擴大國內需求,刺激消費增長,加快企業的資金周轉,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促進信用與實體經濟的密切結合,而且還能放緩信用風險,改善市場誠信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當前大力發展商業信用銷售,對加快擴大內需、緩解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將起到重大作用。
溫再興同時指出:推動商業信用銷售工作已明確列入商務部的職能中。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商務部承擔著商貿領域的信用信息系統的建設、構建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臺以及促進商業信用銷售等方面工作。
專家建言信用銷售體系建設
針對我國商業信用銷售發展現狀,韓家平建議從四方面著手,加強信用銷售體系的建設:
一、加強對商業信用銷售組織工作的領導,深入研究信用銷售的規律和特點,掌握其發展現狀和難點,周密部署、大力推動,制訂有針對性和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并積極開展信用銷售和信用風險防范分擔機制的建設等工作;
二、與保險業、銀行業監管部門密切配合,促進信用保險機構和擔保機構為生產流通企業的信用銷售服務,積極協調商業銀行為生產流通企業開展信用銷售融資提供便利;
三、加強對信用銷售和信用風險管理的宣傳以及對企業信用銷售的指導,傳播信用銷售和信用風險擔保的理念,引導企業利用信用銷售擴大經營范圍、經營規模,通過專業的信用服務和管理,降低信用風險,轉變經營方式,促進流通和消費的發展;
四、組織進行信用銷售的試點工作,結合信用銷售的發展情況,選擇一些行業、區域和企業進行試點。
此次論壇的舉辦普及了信用銷售知識,對于建立信用銷售制度的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對促進我國商務信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中國誠信企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