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信用建設”的探討是幾屆兩會的熱門議題,2008年參會代表針對信用的議案較往年更多,提案內容的涉及領域也更廣泛。其中全國人大代表、青啤公司總裁金志國“加快信用管理立法”的議案就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視。
金志國代表指出,由于我國信用體系的發育程度較低,缺乏有效的失信懲戒機制,使得信用缺失現象嚴重,忽視甚至踐踏社會信用的現象較為普遍。例如,據工商部門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全年簽訂合同40億份,標的140萬億,平均合同履行率只有50%多一點。每年因逃廢債務造成經濟損失達到1800億元,因假冒偽劣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在2000億元,因三角債和現金交易增加的財務費用約2000億元,大大提高了交易成本。為信用管理提供必要的體系化的法律支撐已刻不容緩。
近年來,我國信用法律體系已初具規模,但是立法層級較低,不同立法之間缺乏協調,資源整合困難,部門分割,缺乏執法保障等。金志國代表認為,信用管理立法要調整立法目標,實現從單一目標向多元目標的轉變;要提升立法層級,實現從專門立法向綜合立法的轉變;要實現體制變革,從各自為政向體制融合、從資源分割向資源共享轉變,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來通盤考慮。
金志國代表認為,目前已經具備了信用管理立法改革的現實基礎。另外,崛起的中國正處在與世界大融合的進程中,尤其是2008年奧運將舉辦,這無疑是信用管理立法的最佳時機。
信息來源:中國誠信企業協會 信息發布:中國誠信企業網
(編輯:杉杉)
,